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

阅读:0
听报道

 

 

《翻译官》火爆荧屏,我也抽空瞅了几眼。大幂幂颜正条顺,美得没话说。剧情和所有国产偶像剧一样,玛丽苏+傻白甜+洒狗血。至于职业剧部分的争论,网上太多吐槽帖,我就不凑这个热闹了。不如来点干货,回顾下历史上那些对文化、外交做出重要贡献,甚至可以说改写了历史的翻译大咖们吧!


保镖型翻译官

       首先登场的,是一个传奇人物,集翻译、特种兵、狙击手于一身的,张骞的翻译——甘夫。

       公元前126年,出使西域十三年的张骞,历经艰险、衣衫褴褛地回到阔别已久的长安。此时,世人的目光都聚焦在这个大英雄身上,很少有人注意他身后的向导兼翻译甘夫。

        甘夫又叫堂邑父,匈奴族人。根据史料记载,公元前 166年(汉文帝十四年),他在一场战役中被汉朝军队俘虏,并被作为奴隶赏赐给了汉文帝的女婿堂邑侯陈午(也就是馆陶公主的老公,陈阿娇的老爸,汉武帝的第一任岳父)做家奴。

       公元前138年,张骞奉命出使西域。这么重量级的外交、探险兼科学考察项目,大boss汉武帝必定要配备优质的团队。这时,汉武帝想到了他岳父家的老奴。算起来,这一年甘夫在堂邑侯府服役二十多年了,已是个中年以上的汉子。甘夫受召加入西域使团,担任向导兼翻译,从此登上历史舞台。

 

(甘夫影视形象,怎么有点瘦弱?图片来自网络)

 

 

汉武帝为什么会选中一个奴隶担任向导兼翻译官这么重要的角色,史料上没有记载,但细细琢磨,颇耐人寻味。要么是有人举荐,要么是汉武帝机缘巧合,早就留心于他。不论是哪一种,都说明甘夫并非池中之物,且早就受到权贵的关注。而他后来的表现,也不由令人感叹,汉武帝确实老谋深算,知人善任。

        出使西域,前路何其艰险,所配人马必定以一当十。甘夫这位老兄,不但精通西域语言,还自带保镖属性,《史记》中明确记载甘夫“善射”,身强体壮,有武艺傍身。

         张骞一路上屡陷险境,一行人甚至被匈奴软禁了十年之久。剩余的人后趁匈奴内乱逃出来,重新踏上西去道路。大漠戈壁,飞沙走石,热浪滚滚;葱岭高如屋脊,冰雪皑皑,寒风刺骨。沿途人烟稀少,水源奇缺。张骞他们风餐露宿,备尝艰辛。干粮吃尽了,就靠甘夫射杀禽兽聊以充饥。不少随从或因饥渴倒毙途中,或葬身黄沙、冰窟。

       等回到长安时,出发时一百多人的队伍,只凋零至张骞与甘夫两人。可以说,没有甘夫的保护,张骞极有可能命殒高山荒漠之中,玉门关以西的世界对于汉朝人而言可能一直都会是一片空白。

       汉武帝为表彰甘夫的功绩,授其为“奉使君”。甘夫因此成为一名青史留名的大神级翻译。



作家型翻译官

       时势造英雄。历史经验证明,但凡重大的外交出使项目,就会造就优秀的翻译官。时间流逝了1500多年,到了明朝,又一个伟大的外交事件发生了,这就是郑和下西洋。在郑和的船队中,先后出现了两个颇具影响力的翻译官,费信和马欢。

        和甘夫在史书中只留下语焉不详的几个字的记载不同,费信和马欢的资料颇为翔实。这和二人善于记录与传播,并热衷于专栏写作分不开。

         费信,史书记载他年少好学,通过自学,通晓阿拉伯文。(让我们这些学了十几年英语还不得其门而入的人情何以堪?)费信在永乐、宣德年间曾任翻译官,随郑和先后于1409年、1412年、1415年、1430年四次下西洋。

 

 

费信

 

 在下西洋的途中,费信不辞辛劳,细心观察,开设了一个叫《星槎胜览》的专栏,并频繁更新,把途中所见所闻及亲身经历,一一记下。《星槎胜览》是一本珍贵史料,记述了西洋四十余国的政治、经济、历史、地理及社会生活、风土人情。

马欢,郑和的另一个翻译官。他曾随郑和在1413年、1421年、1431年三次下西洋,亲身访问占城、爪哇、旧港、暹罗等几十个国家,并到麦加朝圣。马欢精通波斯语、阿拉伯语,在郑和使团中,身兼通事、教谕两职,既为外事翻译,又负责传播中华文化。

 

马欢

 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,不知是不是效仿费信,马欢也给自己开了个专栏,名叫《瀛涯胜览》,他将下西洋时亲身经历的二十国的国王、政治、风土、地理、人文、经济状况纪录下来,在景泰二年成书。

       现存郑和下西洋的基本文献中,马欢的《瀛涯胜览》久已蜚声中外,有英文、日文译本。印度著名历史学家阿里教授在给季羡林先生的信中说,如果没有法显、玄奘和马欢的著作,重建印度史是完全不可能的。由此可见《瀛涯胜览》的学术价值。

费信和马欢这两位对推动中外交流、传播中华文化做出巨大贡献的旅行家、作家兼翻译大咖,也获得了历史的巨大回馈——为纪念他们,南沙群岛中有一岛名为费信岛,另一岛名为马欢岛。


传教士型翻译官


       中国成规模的翻译外国文字是伴随宗教进行的。随着佛教的传入,从东汉桓帝末年开始佛经的翻译,经魏晋南北朝的进一步发展,到唐朝时期达到了鼎盛。在700多年的漫长历史时期里,涌现出不少著名的佛经翻译家,其中有一位,你一定不陌生,却又万万没想到,他就是:

 

 

 

和大家开了个玩笑。此人并非唐僧,而是唐僧的历史原型,唐朝著名僧人玄奘法师。玄奘,通称“三藏法师”,俗名陈袆。他13岁在洛阳出家。公元629年离开长安,历尽艰险,4年后到达当时印度佛教的最高学府那烂陀寺。公元645年正月,玄奘携带大量梵文经典回到长安。

       在此后的19年里,他所主持的译场共译经论75部1335卷。在他主持译场期间,还培养了一些翻译人员,他们在以后的译经事业中发挥了一定的作用。中国的佛经翻译事业,由玄奘推到了顶峰。

      和玄奘齐名的宗教典籍翻译,还有鸠摩罗什、真谛和不空。他们和玄奘一起,被称为中国佛教史上的四大佛经翻译家。


科学家型翻译官


        中国翻译西书的第二个高潮发生在明末清初。当时大量外国传教士来华传教,他们在传教的同时,也将西方的近代科学知识翻译介绍给了中国,并促使中国出现了一批本土自产的科技翻译人才。

       葡萄牙来的利玛窦,为了激发中国人对天主教的兴趣,以西学为饵,果然吸引了一大批中国知识分子,开启了晚明士大夫学习西学的风气。这当中最著名的,也是后来影响最大的,是进士出身的翰林徐光启。

 徐光启,上海人,明代著名的科学家、政治家。

       利玛窦和徐光启的相遇可谓基情四射、一拍即合。一个挟西学及宗教而来,迫切需要在士大夫阶层寻找知音,打开传教缺口;一个对科学抱有极浓厚的兴趣,却又逢仕途受挫,很容易与传教士缔结友谊。所以后来,徐光启在学习并翻译了大量西方科技书籍的同时,动员全家受洗加入了天主教,就显得顺理成章了。二人的友谊,最终实现了“双赢”。

       1606年,徐光启深深为公元前三世纪左右希腊数学家欧几里得的著作《原本》所折服,建议利玛窦同他合作,把它译成中文。这部著作是用拉丁文写的,书里的许多数学专业名词在中文里都没有现成词汇,要译得准确流畅而又通俗易懂,是很不容易的。

       翻译过程中,先由利玛窦用中文逐字逐句地口头翻译,徐光启草录下来,再字斟句酌地修改,然后由利玛窦对照原著核对。徐光启非常认真,为了确定一个译名,他不断地琢磨、推敲。译文里的“平行线”、“三角形”、“对角”、“直角”、“锐角”、“钝角”、“相似”等等中文的名词术语,都是经过他的反复推敲而确定下来的。

       1607年春天,徐光启和利玛窦译出了这部著作的前六卷,并将其定名为《几何原本》。《几何原本》正式出版后引起巨大的反响,对发展我国近代数学起了很大的作用。 

 徐光启参与翻译了很多科学著作,如《灵言蠡勺》、《几何原本》、《泰西水法》、《测量法义》等。明清之际的中西文献的翻译,是文化史上的始创,其中的文字、概念、名词、逻辑内涵对应和解释,需要反复斟酌,具有创造性。徐光启在此方面,居首创之功。

        总结、罗列了这么些翻译大神,你也看出来了,想成为一名顶尖翻译并在历史上弄出点响动,必须得奔着复合型人才而去。语言能力过硬只是标配,还得拥有一技之长。这还不够,天时、地利、人和,也缺一不可。所以漫漫几千年历史长卷,能露脸的翻译,只有那么屈指可数的几位。咱们还是实际点,把大幂幂作为目标好了。话不多说,背单词去吧!

 

 

话题:



0

推荐

杨柯

杨柯

23篇文章 1年前更新

曾在解放日报集团供职5年,后转型做企业公关至今。著有《媒体广告的奥秘》一书,曾发表新闻作品近两百万字。

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