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

阅读:0
听报道

第一次看到猛虎伤人视频时,我在心里对自己说了一句“真可怕”,就让这事过去了。没想到在不到24小时的时间里,这条新闻以迅雷不及掩耳盗铃之势,席卷了我的朋友圈。多个版本的小道消息,多个角度的深度解读,多个阵营的口水仗,还有一大票大V、公知下场,制造出一堆一堆的“10万+”甚至“百万+”。

作为一个出稿太慢、永远追不上热点的博主,现在来谈论这个话题,已有过气之感。但被疯狂刷屏多日,我主动被动接收了许多信息,也有几点体会,是以想在自己的园子里唠叨几句。

对动物的力量抱有敬畏之心。

动物凶猛,这听起来是句废话。但我的亲身经历告诉我,也许并不是。

前年,我们一家去长隆旅游。在那儿我一眼就看见了那群漂亮的马驹,简直就是现实版的“小马宝莉”,矮矮的个子,湿乎乎的大眼睛,额前还有一块神气的菱形白斑。

动物园并不禁止游客接近小马。我走上前,抚摸其中一匹小马。它是那么温顺,那么安静。我深深陶醉在这种田园牧歌般的场景中。

摸着摸着,温柔的小马,低头咬住了我的大拇指。我没有在意,往外抽了下手。他发现这个有趣的玩具想要离开,愈发咬紧牙关。直到此时我都没有真正感到危险,谁能想到一匹出生不久的小马驹能把人怎么样呢?然而,手指上一阵阵加重的、排山倒海的压力和随之而来的剧痛,瞬间让我意识到,如果它想,它绝对有能力把我的指骨碾成碎末!

我强作镇定,一边继续和小马说话,一边拼命往外抽手。也许只有几秒钟,但仿佛过了好几年,在漫长的拉锯战之后,它终于厌倦了,恩赐般地放开了嘴,我立刻夺路而逃。

后来我把它当故事讲给丈夫和女儿听,他们哈哈大笑,觉得一个成年人被马宝宝咬了一口,很有趣,小插曲而已。

然而我心知,如果不是小马开恩,这可能会是个惨剧。直至今日,我的大拇指还留有一个小坑,用手按还隐隐作痛。每次摸到这个坑,我都清楚地看到自己当时的愚蠢和冒失。万幸,我的冒失并未造成严重的后果,所以我还好好地在这里敲字。可如果造成了,我会不会也被集体嘲弄,是不可知的事。

很多动物园致力于营造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氛围,在这种氛围中,我们对动物的凶猛很容易丧失警惕。在长隆,花上30元,可以把小狮子抱在怀里摸,那一刻你会觉得,狮子和狮子狗,本质上并没有什么区别。在餐厅吃饭,成群的白虎就在眼前打盹、喝水、嬉戏,人和老虎秋毫无犯,中间阻隔的,不过是一堵隐形的玻璃墙。这种状态下不难形成一种心理惯性,降低对“动物凶猛”这个常识的敏感度。

经过漫长的进化,人类已经爬到了食物链顶端。我们不仅能统治地球,未来也许还能统治火星,统治宇宙。但去除高科技的物理保护,人类在动物面前,不过是一块生肉而已。

希望每个人都能去除这种心理上的物理保护,对动物的力量抱有敬畏之心,更要把这种敬畏传递给自己的孩子。小马宝莉很可爱,但只存在于动画片中。现实生活中的小马宝莉,是会咬人的。

 

 

对决策的权利抱有敬畏之心。

我在做了母亲之后,比任何时候都更惜命、怕死。因我并非孑然一身,上有老,下有小,做任何事,必须三思而后行。一个错误的决定,伤害的不只是自己,更可能牵累整个家庭。我们没有任性的资格,一点也没有。

不管女子因为什么而下车,她都是莽撞的,而她一定没有想到,自己的一时莽撞,竟然要以亲生母亲的性命作为代价。

还有那个没有露面、也没有出声的孩子。很难想象,一个孩子,亲眼看到亲人被老虎袭击,以及在猛虎环伺的境地里,自己却被孤零零留在车里的那种恐惧。这种恐惧,对心灵的伤害,或许是终身的。

过了青春年少、任性妄为的年纪,我们都要问问自己,这么做会有什么风险?最坏的结果是什么?我是否能够承受?父母和孩子是否会被连累?

如果那个女子这样问过自己,就不会轻率地打开车门。

 

 

对说话的权利抱有敬畏之心。

尽管女子的任性莽撞对悲剧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,我依然同情她。

一个脑子短路之下做出的举动,竟然以家破人亡的结局收场。也许她的后半生,再也无法从“害死母亲”这个噩梦中醒来。而她自己,容颜尽毁,身败名裂,婚姻关系、母子关系、职业发展,或许都因此而岌岌可危。这个代价,未免太惨痛。

讲一个“遵守规则”的大道理是容易的。但我们生活在一个,国民素质普遍不怎么高的社会中,不守规则的代价极低,导致破坏规则时的侥幸心理极强。这是整个社会的问题,不能靠指责某些个体解决。而在社交网络上,人人都能化身正义使者,站在道德制高点上,对女子进行猛烈的抨击。

如果只是抨击,还在正常讨论的范围内,但到最后,这个血淋淋的悲剧,却演变成社交网络上的一场集体狂欢。到处是抖机灵的段子,到处是哗众取宠的爆款文,还有各种令人发指的人肉搜索,从当事人家破人亡的痛苦中,寻找到了无尽的快乐,赚足了人气和眼球——

不知道女子到底因何下车,就能臆测她与丈夫吵架,写出一篇《不要和易怒的人恋爱,否则TA被老虎吃了,你会伤心的》?

听说她的丈夫毫发无伤,就能写一篇《老虎是检验爱情的唯一标准》,呼吁男人去送死,全家被灭门?

听说女子被咬成重伤,留言说“真遗憾……”然后在下拉一屏后写道:她怎么没死啊?!然后被疯狂点赞;

还有人能抖机灵创造出类似“母老虎遇到真老虎变成纸老虎”的段子,被漫天转发;

还有数不清的关于女子身份的小道消息,医闹、军方背景……

如果这些是社交媒体的传播属性使然,依然在可接受范围内,那么流传当事人血淋林的伤口照片,已经超出了道德底线。

如果照片为真,谁拍摄,谁上传?是医护人员的话,这是严重违反职业操守的行为,为何无人谴责?如果照片为假,流传血腥暴力的照片,为何无人抵制?口口声声说要尊重规则,如此践踏规则的行为,却被选择性的集体忽视。

在纸媒时代,这样的新闻,不过是社会新闻版的一个豆腐块,翻过去就完了。到了新媒体时代,人人都有发声的权利,所以演变成一个热门事件。但不管你如何义正词严,都不能否认这是一个彻头彻尾的悲剧,这个悲剧的主角,在接受了猛兽的血腥袭击后,又遭受了社交媒体另一场血腥而残酷的攻击,似乎,她只有以死谢罪,才能平息众怒。可是,她到底刨了谁家的祖坟呢?

社交媒体赋予我们说话的权利,可这是一柄双刃剑,它一面可推动社会进步,一面可将冷暴力加诸于任何个体。可能是你,可能是我。

在人人皆可开口的网络年代,不明真相时,适度的沉默,或许是我们所能给予的,最后的慈悲。

 

更多文章,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“杨柯灯下拾粹”。

话题:



0

推荐

杨柯

杨柯

23篇文章 1年前更新

曾在解放日报集团供职5年,后转型做企业公关至今。著有《媒体广告的奥秘》一书,曾发表新闻作品近两百万字。

文章